考点!2019中级《财务管理》必备手册
距离2019年中级会计考试还有一段时间,趁现在还有时间,学会计必须要迅速掌握知识点,在这里陕西会计培训的小编整理了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科目必备的知识点,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资产收益率
一、实际收益率
实际收益率表示已经实现或者确定可以实现的资产收益率,表述为已实现或确定可以实现的利息(股息)率与资本利得收益率之和。当然,当存在通货膨胀时,还应当扣除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才是真实的收益率。
二、预期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也称为期望收益率,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测的某资产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率。最常用到的预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预期收益率E(R)=∑Pi×Ri
式中,E(R)为预期收益率;Pi表示情况i出现的概率;Ri表示情况i出现时的收益率。
三、必要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也称最低必要报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表示投资者对某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由两部分构成:
1、无风险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也称无风险利率,它是指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它的大小由纯粹利率(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补贴两部分组成。一般用国债的利率表示无风险利率,该国债应该与所分析的资产的现金流量有相同的期限。一般情况下,为了方便起见,通常用短期国债的利率近似地代替无风险收益率。
2、风险收益率
风险收益率是指某资产持有者因承担该资产的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额外收益率。风险收益率衡量了投资者将资金从无风险资产转移到风险资产而要求得到的“额外补偿”,它的大小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风险的大小;二是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
必要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纯粹利率(资金的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预算的特征与作用
一、预算的含义与特征
预算是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所做的详细安排。
预算具有两个特征:首先,预算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做的详细安排,因此,预算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或目标保持一致;其次,预算作为一种数量化的详细计划,它是对未来活动的细致、周密安排,是未来经营活动的依据,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预算最主要的特征。
二、预算的作用
预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预算通过引导和控制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预算具有规划、控制、引导企业经济活动有序进行、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预定目标的功能。
2、?预算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3、?预算可以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
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选择的因素
一、企业生命周期
一般而言,企业发展会经历初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稳定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企业各个阶段特点不同,所对应的财务管理体制选择模式会有区别。如在初创阶段,企业经营风险高,财务管理宜偏重集权模式。
二、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即数量扩大、地区开拓、纵向或横向联合发展和产品多样化,不同战略目标应匹配不同的财务管理体制。比如那些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求各所属单位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
三、企业所处市场环境
如果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就要求在财务管理划分权力给中下层财务管理人员较多的随机处理权,以增强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动的适应能力。如果企业面临的环境是稳定的、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不太显著,则可以把财务管理权较多地集中。
四、企业规模
一般而言,?企业规模小,财务管理工作量小,为财务管理服务的财务组织制度也相应简单、集中,偏重于集权模式。企业规模大,财务管理管理工作量大,复杂性增加,财务管理各种权限就有必要根据需要重新设置规划。
五、企业管理层素质
包括财务管理人员在内的管理层如果素质高,能力强,可以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反之,通过分权可以调动所属单位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和应变能力。
六、信息网络系统
集权型的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内部需要由一个能及时、准确传递信息的网络系统并通过信息传递过程的严格控制以保障信息的质量。
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的知识点已经列举给大家了,小编在西安会计培训网站每天都会更新文章,希望大家随时关注哟,更多会计知识不容错过,欢迎大家加入,白班晚班周末班,灵活开课。
信达分校-开在家门口的学校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