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只需四步教你学会编现金流量表!
本次西安会计培训学校为大家带来的是如何快速的制作现金流量表,内容有点长但是西安会计培训也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收获更多!
第一步:编制现金流量表附表【以下简称“附表”】。将现金流量表看成审计循环,比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看成销售循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看成是采购循环。根据“借贷平衡”的原理,各个循环直接的串门,比如“借:预付账款,贷:应收票据”这类业务,在附表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当然,有的同事会问,附表反映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如果经营活动与投资或者筹资活动串门呢?这里简述下,不会的,下面会在结构调整详述。将附表填写完毕后,附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就确认了;
第二步:编制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以“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例【这里先不考虑进项税,在下面结构调整会说明】。有的同事喜欢去筛选,笔者不太喜欢这种方法。我一般理解现金流量表主表(以下简称主表),基本上都可以基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逻辑去编制。笔者是用极限的思想去理解。不考虑比较诡异的调节事项前提下,假设销售商品当期全部收到现金,那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就是“营业收入”+“应交税费-销项税”。然后再比如调整银行未达账项一样理解,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确认收入了但没有收到钱,一种是收到钱没有确认收入。这样就是出现:“营业收入”+“应交税费-销项税”-“应收的增加”+预收的增加等。“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也可以这样理解,假设当期固定资产全部是付现买的,那么就是“固定资产”借方额;有部分是在建工程转入的,那么就扣除,即“固定资产”借方额-“在建工程”的减少。这里一般先不考虑对应的往来,因为往来我们在附表先是默认为经营性往来,所以这里先不考虑。只是在调整结构时候才考虑。“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也可以这样考虑,假设当期全部费用【非职工薪酬税金等,因为在其他主表结构已经体现】,全部付现,那么即销售与管理费用【非职工薪酬等】,有部分费用预提了,没有付现,那么就减去;有部分费用支付了,但是没有计入当期,就加上,即销售与管理费用【非职工薪酬等】-其他应付款的增加+其他应收的增加。至于附注列报在“付现费用”还是“往来款”,完全可以把其他应收与其他应付款按照二级明细与款项性质分开考虑,只是涉及一个调整结构的问题了。
这里需要说明下主表与附表的逻辑关系。主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打平就是附表。比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常用逻辑关系为“营业收入+销项税+应收票据的减少+应收账款的减少+预收的增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常体现为“营业成本+进项税+存货的增加+预付账款的增加-应付账款的增加等【这里暂时不考虑计入生产成本的折旧人工等】。两者综合来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应收票据的减少+应收账款的减少+预付账款的减少”+“预收的增加+应付账款的增加”等=净利润+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明白了这个后,调整结构无非两种,一种是经营活动内部的调整,比如“借:预付账款,贷:应收票据”,这里不会涉及到调整附表,只会调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一种是经营活动与投资筹资活动的调整,比如“预付账款”里面有设备款,这种主表需要调整,附表同样需要调整。当然,调整结构需要在第三步之后进行。
第三步:在调整结构之前,先保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附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0”。上述逻辑关系如果不符,肯定是有某个地方没有考虑到,需要左右比照对着看,可能投资活动或者筹资活动已经提前使用了附表的公式,但是附表没有剔除,比如“借:其他应收款,贷:在建工程”。;或者附表使用了公式,主表的投资与筹资活动没有,比如“借:其他应收款,贷:利润分配”。上述逻辑关系没有差异后,然后再编制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四步:上述主表与附表没有差异后,由于已经平衡了,结构的调整不会影响平衡关系。调整结构最好也用审计循环的观点去看,比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的循环处理,是不会影响的。当然,在实务中,我一般倾向于根据审定后的附注进行一些逻辑关系的修正【建立在附注完全准确的基础上】,见模板中的现金流的主表与附表勾稽。
上面是西安会计培训班为大家简单的说的一些步骤,接下来将会根据具体的地方为大家详细的讲解,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陕西会计培训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一般无数据。
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内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篇幅可能较长但是确是满满的干货。西安信达会计培训学校也希望大家能够读内容!应用到日常的工作当中,如果你对这其中还有不懂之处,那学习一些会计实操做账方面的知识更是必不可少!通过学习让你了解更透彻的同时也为增加了工作经验!你还有理由不来学习!
联系方式:
1、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拨打我们24小时专线:4008806401;
2、您也可以直接点击咨询我们在线客服了解详情。
3、关注信达会计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财税信息,微信公众号:信达会计教育
信达分校-开在家门口的学校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