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财经新闻 > 会计资讯

这些会计知识很实用,不学后悔一辈子!

来源: 信达教育
这些会计知识很实用,不学后悔一辈子!

账务处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差错,从而造成对外公布的报表数据失真。当差错,尤其是重大差错是由财务会计报表决定者主观故意造成,则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就形成了。可见,会计假账(虚假财务会计记录)是虚假财务会计信息的编制基础,因此,会计假账问题特别引人关注。关于做假账,会计人不能做,但不能不知道!熟知了西安会计培训班小编总结的下面这几种做假账的方式,相信在公司企业合作中会减免不少财务上的麻烦,避免受到税务局的稽查。

大家跟着西安会计培训班小编快速学起来吧!

1、福利部门接受劳务,不作转账结算

有些企业将辅助生产车间为职工医院、食堂、学校等部门提供的水、电、汽、加工修理等费用全部转嫁给基本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

2、基本建设领用材料,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有些企业将不属于产品成本的费用支出列入直接材料费等成本项目。如企业为调节基建工程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通过人为多计或少计辅助生产费用的错误做法,达其目的。例如某生产企业将自营建造工程领用的材料,直接列入"直接材料费"作"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的账务处理,这样处理,把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计入了成本、费用,虚减了利润,违反了成本、费用开支范围。

3、把对外投资的支出计入成本、费用项目中

有些企业以材料物资的方式,向其他企业进行投资时,不反映在"长期投资"科目中,而把减少的材料列入成本、费用项目中。

4、虚计费用,调节成本

有些企业为了调节产品成本和当年利润,有意将不应计入本账户的费用计入本账户或者将应计入本账户的费用转移计入其他账户。

如某企业为了压缩当年利润,于12月份以修理车间的名义,虚领材料,计入制造费用账户,月份终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由此行为,造成企业本期利润虚减的结果。

5、修理费用,重复计入生产成本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的修理费采用预提的方法,计入成本费用,但有些企业为控制利润实现数额,将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用重复计入生产成本。

6、多期材料,一期分摊

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会计核算应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界限,但有些企业违反规定,将不属于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材料费用支出一次全部列入本期成本项目。

7、回收物资,账外处理

有些企业将回收的废料收集起来,不去冲减当月的领料数,而作为账外物资处理。这样的结果使企业不仅没有如实反映产品生产中材料的实际消耗,而且也相对加大产品的直接材料费成本,少计利润,少纳税金。例如某企业将职工交回加工后余下的边角余料,不办理交库手续,不填废料交库单,不冲减当月的领料数。

8、生产费用分配,张冠李戴

有些企业为了调节当年损益,将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在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之间进行不合理分配,造成盈亏不实。

例如,某服装厂生产男装、女装和童装,1999年10月该企业女装和童装的销售要好于男装,该企业在分配间接费用时,按规定的分配标准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数额后,有意将应分配计入亏损产品的制造费用,加计在盈利产品中。

9、未用材料,不作退库

有些企业为了调节本期损益,对车间领用原材料采用以领代耗的办法,将投入产品生产的材料全部计入产品成本,期末有剩余材料,不管下期是否需用,均不作退库处理。

如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10月份多领用原材料20多万元,期末车间未办理材料退回和"假退料"手续,财会部门也未作扣减材料费用的账务处理。由此,该企业造成多计费用少计利润的结果。

10、改变分配方法,调节当年盈亏

企业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目标在产品费用和本月发出的生产费用,应在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生产的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分配方法,但有的企业为了调节本期盈亏,往往改变已经选用的分配方法,并且在会计当期不作披露。

11、虚估约当产量,调整本期损益

有些企业利用约当产量估算的特点,采用多计(少计)在产品数量的手法,虚增(或虚减)利润,来调节当年损益,例如,某制造企业年末在产品30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60%,约当产量为180件,但在分配费用时约当产量仅为200件,相应地使完工产品少计成本,随着产品的销售,也就自然少转了产品销售成本,导致利润增加。

12、期间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或生产成本计入期间费用有些企业为了调节当年利润,将发生的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或采用将应计入生产成本的费用计入期间费用。

例如,某企业为了实现计划利润目标,12月份将应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1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挤入了"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分配制造费用时,将上述费用全部分配计入了"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共同负担,这样,就造成少计期间费用,虚增利润的结果。

13、随意改变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方法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某一个会计年度内,一般只能确定一种计价方法。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必须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有些企业出于调节当年损益的需要,在年度中间随意改变既定的计价方法。

例如,某企业发出商品一直采用先进先出法,但在11月份时,材料市场价格上涨,该企业为了压低年末利润,遂改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出库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且在年末的会计报表附注中并未披露。

14、随意调节成本差异率

有些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在结转产品成本差异时,通过调高或压低成本差异率的方式,多计算或少计算结转的产品成本差异,以达到虚减或虚增利润的目的。

例如,某企业为了压低利润,有意提高产品成本差异率,多转产品销售成本,以达到虚减利润的目的。

15、任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费用标准

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各项开支均有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许多乱花、乱摊、乱计费用的问题。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任意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从而提高企业费用水平,减少当期利润。如某企业领导人将其家属的"游山玩水"费用列为本单位职工的差旅费来报销,使该企业虚增管理费用,虚减利润。

16、利用“汇兑损益”账户人为调节利润水平会计制度规定对外币账户,应采用月初或业务发生当日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汇兑损益,可以采用集中结转法或逐笔结转法进行计算结转,一种方法选用后1年内不得变更。但有些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为了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采用多种方法人为调整汇兑损益。

例如,某企业为了调低年末利润,就有意在期末按低于账面汇率的期末汇率计算期末人民币余额,使当期发生汇兑损失,减少当期利润等。

17、将利息收入转作"小金库",不冲销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以及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其他费用等。但有些企业在实务操作中,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将利息收入转作"小金库",不冲销财务费用,而虚增期末利润。

如某企业出纳人员将每期的利息收入不作账务处理,不在"银行存款"与"财务费用"账簿上进行反映,而是提取后存入部门"小金库",留待日后部门搞职工福利之用。

18、不按规定摊销无形资产和开办费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都应记入"管理费用",作"借:管理费用,贷: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账务处理,但有些企业为了调节期末利润,人为地多摊或少摊无形资产(或开办费),从而多计或少计费用,以达到其目的。

19、坏账损失不按规定提取

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企业,应于期末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作:"借:管理费用,贷:坏账准备".有些企业为了调高或调低期末利润,就会于期末人为地提高(降低)提取比例,或变动提取依据(应收账款)的数额,以增加或减少期间费用,来达到目的的。

20、把应计入成本的运输费列入期间费用

按照有关规定,企业购入固定资产、专项投资用的材料和设备的运输费应计入设备或料的成本,作为其原值的组成部分;但有些企业却将这部分运输费列入期间费用而增大了本期利润。

熟悉掌握了以上西安会计培训学校提供的快速识别做假账的方法,想必你在工作中对假账这块用起来得心应手!很喜欢这句话,经历过苦难的人,对世界是宽容的。只有经历过应聘过程中大公司HR那种先问学历、再问职称的尴尬的人,才会真正从内心激发起要学习、要提升的欲望!改变自己成就未来的自己!加入西安信达会计培训,助你成就你的梦想!

联系方式:

(1)如果您有任何的疑问可以随时拨打我们的24小时服务专线:4008806401

(2)您也可以直接点击咨询我们在线客服了解详情:http://www.xdkjjy.com

(3)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信达会计教育”,获得精彩推送。

相关推荐:

信达分校-开在家门口的学校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