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思维有多重要
陕西会计培训今天就给跟大家说一说“财务思维”有多重要!帮助我们事半功倍。《黄帝内经》有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目前关于“财务思维”的说法就处于流散无穷的状态。财务思维不是会计们的专利,不是企业的专属工具,不是做一个出色会计的方法,也不是所谓的会计专业知识,而是从会计专业知识中抽取出其底层的脉络和逻辑。跟随信达会计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把会计们常见的思维方式说成是财务思维
这是出现较早、流行较广的一种财务思维流散观点,这个观点起源于会计人员和非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的矛盾冲突,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财务思维与业务思维的差别”、“业务人员应该学点财务思维”、“会计人员无法提升是由于财务思维”、“会计人员应该具备一些业务思维”等等。
财务部是企业各种利益体现的关键节点,收入实现、费用报销、采购支出、薪酬发放等都在财务部集中发生。会计的职能一项是监督,一项是核算,会计在履行经济业务监督和核算职责时,会对经办人员提出各种标准和要求,虽然这是由国家法规、会计准则等决定的,但必然是不招人待见的。面对会计的种种“责难”,其他人员“据理力争”也属人之常情。会计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发生冲突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除了会计职能定位原因以外,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还存在脾气性格、个人修养、专业素质、心情状态、利益倾向等不同情况,有时候不能公正、合理、态度温和的处理工作,容易给人造成“门难进、脸难看”的印象。因此会招致其他人员抱怨。
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对其他人员也有很多抱怨,比如,手续不全、发票不规范、票据粘贴混乱、迟迟不销账等等。当对经办人员提出整改要求时,经办人员可能又不能理解,认为是故意刁难。
针对财务人员与其他人员之间矛盾的无解状态,有人“机智”地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会计人员是满脑子财务思维,其他人员是满脑子业务思维,两种思维是存在矛盾的,冲突也就产生了,所以财务人员应该学习一些业务思维,业务人员应该学习一些财务思维。
其实,财务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冲突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双方利益不同。财务人员希望各项业务规范有序,这样工作起来才能轻松省力,也避免了很多风险和麻烦,但是现实中的业务开展常常不是这样;其他人员则希望经办各项业务时能够自由发挥、随心所欲,这样才能促成事情,自己也没那么多约束。因此,财务人员与其他人员在基本诉求上天然存在矛盾,即使双方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再好,冲突也在所难免。
至于有人总结出来的财务思维和业务思维在“长期和短期方面有差别”、“在比率和量的追求上有不同”等,都是不得要领的,而且这种说法本身就不对。
财务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冲突,体现的是现实世界中带着各种人性缺点和不同利益诉求的人员之间的冲突,是本位主义作祟,哪里是财务思维和业务思维的差别!
二、把财务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说成是财务思维
这是另一种常见的财务思维流散说法。财务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知识构成体系,每一个知识模块都有内在的逻辑和要点,这是财务学的本来面貌。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学习财务专业知识过程中,有的学习者入门晚些、理解慢些,不能一下子就抓住要领,而另外一些学习者则能较好的理解企业财务学的脉络框架和知识要点,能够用宏观一点的视角观察财务学科体系,比如,财务学的知识架构、不同财务板块的功能、各个知识点的关系、财务学知识怎么学、财务知识在企业中怎么用、会计应该怎么规划自己的职业路线等,他们把这些总结了一下,并称之为“财务思维”。
这其实是“财务知识思维导图”,哪里是什么财务思维!
小明同学是二年级的学生,上周学了数学第一单元,内容是测量长度的单位,老师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要求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所学内容。小明用思维导图很形象地把一单元的知识展示了出来,并告诉大家他这是“测量长度思维”。这明显不是那么回事!
另外,也有的做法是不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串联财务专业知识,而是将财务知识的应用放在财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去,在不同的场景下解读财务知识,比如,在采购业务中财务应关注购买还是租赁,是一次性采购大量资产还是根据业务进展进行采购?销售的时候如何定价,是否应该给予客户更长账期?款项收回后是投入经营还是偿还负债?由于这种场景下的决策需要用财务知识进行思考,有思维在运动,于是说这就是财务思维。
这明明是财务知识的应用题,哪里是什么财务思维!
每个人在学习财务专业知识过程中,为了掌握熟练,加深理解,都会做大量的应用题,会计们每天在工作中也在做大量的实际应用,不能因为大脑在思考过程中用到了财务知识,就称之为“财务思维”。
三、把做一名好会计的要点说成是财务思维
这种财务思维的流散说法主要集中在“会计人员应该具备财务思维”、“财务人员必备的x大财务思维”、“优秀财务经理的财务思维”、“会计主管应具备X大财务思维”之类的观点,其核心无非是做账的时候注意什么、脑子里要记着什么事、专业知识要不断学习、要有服务意识、要注意风险、要懂点法律、要跟同事处好关系、要顾全大局、要对数字敏感等等,然后告诉会计从业人员这就是你们要把握的“财务思维”。
这些事项直接说成“做好财务工作的几个要点”岂不是更清楚?
会计从业人员从入门到精通财务知识,并在不同层级的岗位上游刃有余,一般都需要经历较长的磨练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会计人的成长过程,是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职场阅历、工作作风等所有方面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过程。
一方面,会计人员随着年龄和阅历等增长,在工作中会逐渐由生涩变得成熟,对财务知识的掌握也从一知半解到逐渐掌握乃至通透。就像一个人从幼儿园开始,不断地学习知识和接受各种教育,直到博士毕业,基本上能把某一领域(比如,分子生物学的某一个细分领域)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充分,并能进行一定的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所研究领域的知识始终处于不断加深认知的过程,站在某一个时点往前看,可以说这个人的知识和技能都存在不足,如果套用财务思维的这种流散说法,我们可以说他需要具备“分子生物学思维”,然后把分子生物学的各种专业知识要点告诉他,以让他具备这种思维,是不是有些好笑?
类似的,学习任何技能和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永无止境,离“最好”永远都有一定距离。在向“最好”进军的过程中,一般总有几个原则、理念指引方向,如果套用这种财务思维的流散说法,我们可以得出“厨师要具备某几个烹饪思维”、“理发师要具备某几个理发思维”、“饲养员要具备某几个养猪思维”......
这怎么得了?!
四、把特定人群学习和应用财务知识说成是财务思维
这种财务思维的流散说法主要讲某些特定人群应该掌握财务专业知识,并在其岗位上、行业中加强应用,比如人力资源岗位、公司高管、老板、车间工人、餐饮公司、互联网公司、物业公司等。
然后就有了所谓的老板财务思维、HR财务思维、产品经理财务思维、销售人员财务思维、物业公司财务思维、餐饮企业财务思维,流散起来可谓无穷无尽。
这类流散观点实际上是说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人以及不同行业的企业应该在业务活动中运用一些财务知识。
仅此而已。
既然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财务学最初设定的目的就是为企业服务,再说什么“XX行业公司财务思维”有点多此一举。至于其他岗位、工种、职位的人学一些财务知识虽然是有好处的,但从现有观点和学习应用的内容来看,也仅仅是财务“知识”而已,不是什么财务“思维”。
六、财务思维是普适的,流散说法是盲人摸象
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思维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的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心智操作的过程。
财务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必然有着其科学性。财务思维应该是指运用财务学理论和知识进行科学思维的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那些流散的关于财务思维的观点。
财务学是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产物。虽然会计核算活动自古有之,财务管理活动也像人类历史一样绵长,但将财务学总结为一门学科并大量地培养专业人员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的事情。此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作为追求利润主要组织形式的公司被发明,数量以爆炸式增长,财务人员的需求随之大量产生,因此有必要将人们进行财务管理的一些经验和知识总结下来,并广泛的传授给财务人员(或预备的财务人员)。
从财务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财务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规律是先于企业或公司的。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在从事记录与核算活动,也产生了一些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经验,这些知识并非产生在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之中,也并非天然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而准备。只不过后来企业(尤其是公司)成了追求利润的主要经济组织,人们就以企业为对象总结了一整套财务学的知识和规律。
但是,财务学并非天然为企业服务的,财务学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也不是产生自企业。财务的主要功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计量、总结、分析,并研究如何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运用,其背后隐含着广泛适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通用财务思维:人人都成财务高手》(毕一功著)指出,“财务思维告诉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配置资源、权衡得失和趋利避害。世界运转过程中的大量活动都是经济活动,有些即使不是经济活动,也同样充满了得失判断和决策选择,但人们常常是根据本能和条件反射进行应对,其实,这些问题可以用财务思维来辅助解决。只要符合追求某一目标、并伴有得失的场景条件,都是财务思维的用武之地,都可以用财务思维来观察、分析、判断、行动、回顾损益和迭代优化。“
1、财务思维是普适的、通用的,有广泛适用对象的,国际组织、国家、地区、企业、行政单位、社团、协会、家族、家庭、个人、联盟、临时组织、各类团队、内部部门、非正式群体、小圈子、团团伙伙等,凡是有一定资源可以掌控,需要进行决策、选择,并有一丝利益诉求的主体均可适用。
2、现行财务学知识的体系、框架、知识要点不是财务思维,它只是在企业这一对象下的具体合理运用,是局部范围内的相对真理,无论怎么精通、熟练,都不能称之为“财务思维”。
3、在企业做一个好会计、非会计人员学着在自己岗位上应用财务知识不是财务思维。做一个好会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属于专业知识学习的问题,应有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则是组织行为或个人性格修养的问题。非会计人员学习财务知识是提升综合能力、跨学科知识运用的问题。
流散的财务思维观点就像盲人摸象。盲人们绘声绘色地向别人描绘柱子似的大腿、草绳样的尾巴、蒲扇状的耳朵、坚硬光滑的牙齿,但都只是说了大象的一部分,有的甚至只是摸到了系在大象脖子上的铃铛。
财务思维不是会计们的专利,不是企业的专属工具,不是做一个出色会计的方法,也不是所谓的会计专业知识,而是从会计专业知识中抽取出其底层的脉络和逻辑,例如,什么是得失、如何面对资产、如何看待费用、如何进行有价值资源的管理、如果理解金钱的衍生规律,并将用于更为广阔的使用场景,它可以在经济管理、结盟、外交、工作、生活、婚恋、育儿、交友、经商、投资等几乎所有方面发挥作用。这才是财务思维的本来面貌!
今天的知识信达会计小编就分享到这里啦!看完之后是不是想更详细的了解会计财务思维方面的内容呢?西安会计培训班是一家本土的会计培训学校,西安会计培训学校有强大的师资阵容,名师授课,现在过来还有免费试听课等你来听,如果你的时间不方便,不用担心,这里有白班、晚班、周末班任你选择。
联系方式:
(1)如果您有任何的疑问可以随时拨打我们的24小时服务专线:4008806401
(2)您也可以直接点击咨询我们在线客服了解详情:http://www.xdkjjy.com
(3)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信达会计教育",获得精彩推送
信达分校-开在家门口的学校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