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财经新闻 > 会计资讯
信达教育百科:利润表
来源: 信达教育
一.利润表的定义
利润表的定义利润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
例如,反映1月1日至12月31日经营成果的利润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利润表的编制原理利润表编制的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在生产经营中企业不断地发生各种费用支出,同时取得各种收入,收入减去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对比情况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利润表的会计科目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
利息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保费收入
租赁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汇兑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摊回赔付支出
摊回分保费用
营业外收入
三.利润表的结构
利润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其中表首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
正表是利润表的主体,反映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所以,曾经将这张表称为损益计算书。
四、利润表的三大作用:
1、利润表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的能力
其实在利润表中,有很多指标都可以看出一家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其中最关键的一项便是主营业务。
但是单一的主营业务收入并不能看出盈利能力的强弱,一般情况下,我们用所得的利润,减掉应缴纳的税额,再比上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就可以得出一项指标数据,我们称它为主营业务净利润率。
一般它的数值越高,说明企业从主营业务所获取的利润越大,这样可以适当加大主营业务的扩展。反之,这个数据越小,说明企业从主营业务中获得利润越小。
2、利润可以看出企业是否有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企业初始获利能力,可以用毛利率来体现。用主营业务收入减掉主营业务成本,再比上主营业务收入就可以得到毛利率的数据,它也可以间接反映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一般毛利率数据较高时,竞争优势就比较大;而数据很低时,说明竞争能力较弱。
3、利润表可以看出企业是否具有偿债能力
和资产负债表不同,利润表本身是不直接体现偿债能力的信息的。但是对比以往报表,稍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规律:获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偿债能力会有很大影响。
虽然资产流动和资本结构也会影响偿债能力,但是获利能力长期低下,必然导致资产流动性逐渐转坏,资本结构也相应的不再合理。
所以一家企业获利能力低下,虽然一时间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长此以往,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是必然要发生的。
信达分校-开在家门口的学校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