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中的有什么“猫腻”让我们难以掌握!
财报总是表面上看来很美好,但实际深究起来却并非如此。
由于年报中涉及大量经济、财务、证券、管理知识及很多专业术语,很多投资者在阅读上市公司年报时,会觉得不少内容晦涩难懂,难以掌握。
这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投资者又该如何识别其中的门道,以免被上市公司表面的数据忽悠?
接下来西安会计培训将为大家逐一解读财务报表中的各种“猫腻”……
造假动机:
既然我们讲的是心理博弈,那么要识别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就先得清楚上市公司造假的“动机”。
第一,保壳、避免退市或被ST。公司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往往会通过造假的方式来使得自己“盈利”。
第二,再融资圈钱,增发、配股。上市公司的第二个财务报表“造假动机”。
第三,骗取银行贷款。你愿意把钱借给一个存在还不上贷款的企业么?当然不会!
第四,大股东或一致行动人、高管、战略投资者减持。“卖个好价钱”!
第五,炒股票,公司配合主力通过操纵股价来获得收益,而近年来技巧越来越多样化和隐蔽。高送转之类配合主力的吸货或者出货屡见不鲜。
一、财务报告看哪些?
1、看“非标”
财务报表中如果存在着过多解释性说明的公司,其管理层就可能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除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外),其他审计意见都表明了审计机构对财务报表存在异议或疑义,简称“非标”意见,那么投资者就要谨慎关注了。
2、看收入
一个健康稳定增长的企业,其收入应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并且连续三年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如果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临时的一次性的收入,比如有些公司总是通过出售资产、下属企业来增加收入,那么公司的可持续性经营能力就值得怀疑。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也较常见,那就是靠利息收入支撑整个公司的盈利局面,当然,利息也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能很好地反映一家公司的成长性。
3、看现金流
现金流从某种意义上比收入和利润更重要,也更真实。账面收入和利润的人为操纵较容易,但实打实的现金流大大增加了扭曲业绩的难度,并决定着企业的生死。从这一点上,“现金为王”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投资者在关注利润表的同时,也应关注现金流量表,如果公司期末的现金流量为负,那么这家公司就往往处于现金短缺的状态。
4、看利润
该指标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该指标需要深入分析,辩证看待,需要关注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否来自“主营业务利润”;临时的一次性利润来源(比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及财政补贴等)比重太高,只会增加企业的不稳定性,加大企业风险。
同时,西安会计培训还要提醒大家:看利润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同比和环比。
2、行业平均。
3、季节因素。
5、看资产负债
三大财务报表中,上面分别分析了利润和现金流量中的一些重要指标,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中,哪些指标也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呢?答案就是存货量。
一家公司的存货包括产品库存、生产原料库存等方面,公司库存商品过多会影响到公司下一报告期的生产和运营。
产品库存较多的可能性:
1、公司产品销售遇到了困难,企业去库存化的压力较重。
2、高库存面临的产品跌价风险也高,将直接影响到公司业绩。
3、一些公司虽然处于高库存状态,但却并未计提或少计提跌价准备,有财务粉饰的嫌疑。
以上就是西安会计培训今天的内容了,更多会计财务资讯详情欢迎大家来咨询西安会计培训哦!
联系方式:
1.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咨询可随时拨打我们的24小时服务专线:4008806401
2.您也可以直接咨询我们在线客服,了解详情:http://www.xdkjjy.com
3.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信达会计教育”,获得更多精彩推送!
上一篇:如何合规处理私账转公账?
信达分校-开在家门口的学校查看更多 >